4000-996018
科普知识Knowledge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唇腭裂的基本认识

唇腭裂父母面的困难

1、每个父母的心中都期待完美宝宝的出生,在得知孩子的天生缺陷后,都必须给予一段时间去哀悼心中完美宝宝的离去,慢慢的面对和接受现实。

2、面对患儿诞生会产生自责、失望、惊慌以及无助的感觉。

3、喂哺患儿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4、父母可能受到各方面的指责、不体谅,甚至歧视和排斥。

经历手术前后的忧虑,要悉心照料手术后的患儿。


腭裂婴儿喂养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1、由于口鼻腔相通所导致的获得有效吮吸负压不足和吸吮困难。

2、舌头后缩致婴儿在吮吸奶头时, 舌头不能有效地包裹而致吸吮困难。

  3、软腭长度不足及鼻通气不良致吸吮、吞咽困难。表现为吸食费力,呛咳,吸食量少,每次的喂养时间延长。


    对于第一次以母乳喂养唇腭裂宝宝的妈妈可能会觉得很困难,因为宝宝缺少腭部的密封性,使得吸吮过程中口腔内部难以建立有效的内部压力而吮奶。而且宝宝的口腔与鼻腔相通,吸吮过程中不但容易吞咽过多的空气,而且易于把牛奶通过腭部裂隙自鼻中呛出。因此,母乳喂养时,应把宝搂抱至与地面成35°~45°,用手指轻压乳晕,以使乳头翘起,易于被宝宝含住。在喂养过程中,应间隔4~5分钟拍背,以帮助吞咽进胃内的空气排出。人工喂养时,建议选用“Y”字型开口的奶嘴配以可挤压的塑料奶瓶使用。喂奶时,调整奶嘴,使其位于非裂隙侧的颊部内侧,而并非位于咽喉处。轻柔地按压瓶身,配合着宝宝吸吮奶嘴的动作,使配方奶易于到达舌部,这样吞咽反射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正确喂养唇腭裂小孩

  喂养是促进唇腭裂患儿体质发育的最佳也是唯一的途径。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消除饥饿,增加体质是唇腭裂患儿喂养的目的和原则。

1.为了使婴儿能够尽快的通过进食补充营养,增进体质,喂养与照顾显得至关重要。喂养包括:母乳喂养、奶瓶喂养、母乳/奶瓶混合喂养。喂养的关键在于增加饮食的摄入量,维持婴儿正常体重的增长,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机率.

2.首先是鼓励母乳喂养,对母乳量少的母亲则只能通过奶粉喂养。喂养的途径通常建议直接母乳或是奶嘴喂养,较少建议使用汤匙喂养,这样患儿未进行吮吸则缺少了安全需求层次的部分,不利于其心理发育。

3.用奶瓶喂养时,小儿很难吮吸,可在奶嘴尖上做一小十字切口,使奶容易流动,这样吮吸时不会引起呛咳。选用软奶瓶,在喂奶时稍用力挤压,有利于调整牛奶的流量与流速。使其能达到平均的流速,以使婴儿可轻易控制液体的流量,减少吞咽的空气。

4.喂养时应把婴儿斜抱,与地面成35°-45°角。这种角度既利于牛奶因重力的作用流向奶嘴,也可避免因横抱进食时牛奶易从短而直的咽鼓管流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

5.喂奶的奶嘴应使其位于非裂隙侧的颊部内侧而非咽喉处。轻柔的按压瓶身,配合着婴儿的吸吮奶嘴动作,使牛奶易于达到舌部,吞咽反射自然而然产生,这样就可达到匀速而有效的喂养。

6.患儿由于不能有效吮吸,在吸食时会吞下很多空气,这些空气集聚在胃内,会引起胃内容物返流,腹胀等。喂养一会儿就应把婴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让其打嗝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奶液聚集在口腔内而引起患儿呛咳和可减少奶液溢出。

  7.喂养时间应限制在15~20分钟之内,以免患儿产生疲劳。每次进食过后喂患儿少量温开水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喂养注意事项

1、尽量使用专用奶嘴及奶瓶。因为汤匙喂养和自行开大的吸奶孔,奶汁流量不好控制,有因奶汁的流量过大增加孩子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当孩子喝奶过程中出现呛奶或频繁的咳嗽时,父母应该重视是否喂奶流速过快。

2、将奶嘴塞至宝宝的舌部中央或非裂隙侧。 宝宝容易吞入大量空气,所以需要分次喂奶。在中间多次暂停帮助宝宝拍背打嗝,吐出吸入的多余空气,以避免吐奶。拍背时应将宝宝竖立在大腿上或者放在肩部,将头部和胸部稍微向前倾斜,轻拍后背,帮助打嗝。

3、喂奶完毕除了再喂开水之外,可用沾开水的棉花棒清洗鼻孔、腭部、舌头及牙床,可避免因奶垢堆积,造成口腔感染。

4、喂奶后可让宝宝俯卧或右侧睡,主要是为了帮助消化,而且可以防止牛奶溢出时不慎呛到。

5、喂奶时,乳汁会从鼻部反流出来,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惊慌,只要暂时停止喂奶,等宝宝咳嗽或打喷嚏后再继续即可。

6、婴儿喝奶吸入过多空气或喂的过饱都会有吐奶现象,但唇腭裂宝宝因为口鼻相通会从鼻子流出来,不要惊慌,属于正常现象。